64岁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一头白发换来麦地金黄
64岁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一头白发换来麦地金黄
编辑:汤晓雪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9-23 10:15:18 【字体:小 大】刚刚结束高标准良田的麦育麦地考察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种专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又赶回河南省农科院的家许金黄温室,他放心不下实验室里生长着的为钢小麦。从事小麦育种工作40年,头白带领团队育成的发换小麦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5亿亩。许为钢说,麦育麦地让中国人吃饱饭、种专吃好饭,家许金黄是为钢他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毕生追求。
“从事小麦育种事业,头白其实是发换机缘巧合。”出生于山城重庆的麦育麦地许为钢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却被调剂到四川农学院农学系学习。种专“当时没想过农学会是家许金黄相伴一生的事业。”随着深入学习,许为钢日渐爱上了这门学科。在植物学、作物学课堂上,他被斑斓的作物世界所吸引。最终,他选择了小麦育种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1996年,许为钢加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潜心研究小麦育种。育种是一项需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的工作。一粒种子长成需要一季,培育一个良种则需要10多年,甚至一生。
2001年,许为钢带领科研团队推出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郑麦9023”曾连续6年种植面积居我国小麦品种第一位,累计种植面积达2.8亿亩,为改善我国小麦商品粮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麦育种不仅要优质,还要高产。2011年,“郑麦7698”问世,引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产量迈上亩产700公斤的台阶。“郑麦9023”与“郑麦7698”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一头白发换来了麦地金黄,许为钢却说,“头发一辈子只白一次,小麦年年都变黄,年年都丰收。”
“中国饭碗要装中国粮,这就要求种源自主可控。”许为钢经常向团队强调小麦育种要有忧患意识,“小麦育种要在高产优质的基础上,把节水、抗病虫害等绿色因素结合进去,牢牢把握新育种技术。”今年夏收时节,许为钢团队新育成“郑麦1860”机收实打测产均超过800公斤,被中国农学会评价为2021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他的小麦育种工作又上新台阶。(记者 王者)
(责任编辑:知识)
-
玻璃历史悠久,性质稳定,是历经时间考验的优良材料,不但能够用于装饰,也可在各种光学仪器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能够用来帮助建筑节能降噪。通过使用不同的加工方法,我们能够让玻璃具有不同的特性。中空玻 ...[详细]
-
滁州网讯全媒体记者喻 松 通讯员瑚艳青)自宅改试点以来,明光市围绕宅基地“三权分置”,坚持试点先行、全域并进,摸底数、做规划、建制度、破难题、确实权、颁铁证、促利用,大胆探索宅 ...[详细]
-
2019年11月26日中国玻璃综合指数1190.09点,环比上涨0.82;中国玻璃售价趋势1229.12点,环比上涨0.78点;中国玻璃信心指数1033.97点,环比上涨0.96点。今天玻璃现货市场总 ...[详细]
-
随着北方地区玻璃进入南方市场数量的增肌,前期北弱南强的格局也在发生改变,生产企业的市场信心开始小幅调整。部分南方地区产能的释放也造成贸易商和加工企业观望情绪浓厚,尽量减少进货。总体看受到北方市场的影响 ...[详细]
-
罗定:绿肥还田打造稻香循环生态 | 科学施肥增效技术田讲所_南方+_南方plus岭南春来早,播种正当时。当前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全省各地陆续开展春耕行动。3月17日,在旋耕机和插秧机的轰鸣声中,广东 ...[详细]
-
昨天,拱墅区湖墅街道在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试点开辟了废旧玻璃收运专线,一体实行定时免费收运,辖区垃圾分类工作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而这也是全市首条商街废旧玻璃收运专线。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毗邻运河畔,现有 ...[详细]
-
曝JR索5年7500万长约 骑士老板表态无惧奢侈税发布时间:2017-05-11 09:22 来源: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摘要]JR-史密斯 北京时间9月21日,据美媒体报道,有消息源称,JR- ...[详细]
-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成妍)源头活水,澎湃动能。过去一年,潜江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斐然。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23年,我市招商引资到资335.1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56%,同比增长 ...[详细]
-
本报讯 记者游怡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日发布2020年上半年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名单,共有630项项目入选,总投资21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99亿元。其中,省属3项、总投资下同)7亿元;泉州114项、 ...[详细]
-
2019年11月18日中国玻璃综合指数1185.57点,环比上涨0.66点;中国玻璃售价趋势1225.93点,环比上涨1.04点;中国玻璃信心指数1034.15点,环比上涨-0.83点。周末以来玻璃现 ...[详细]